WeLife

今天,澳洲有三个好消息

在澳洲生活一段时间的小伙伴们 感受如何呢? 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到 已经离开澳洲的小伙伴表达想念之情 一定是因为土澳有着过人之处 还在澳洲的小伙伴一定要且行且珍惜 毕竟这个低调的国度 又悄悄拿了几个“世界之最” 01 澳洲是全球为数不多的 空气最“健康”的地方 最近追踪全球空气质量的IQAir公司分析了131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空气质量,发现只有6个国家——澳大利亚、爱沙尼亚、芬兰、格林纳达、冰岛和新西兰——以及太平洋和加勒比地区的七个领土符合世卫组织的空气质量准则。 该准则要求平均空气污染水平为每立方米5微克或以下。 相反,七个国家——乍得、伊拉克、巴基斯坦、巴林、孟加拉国、布基纳法索、科威特和印度的空气质量,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平均空气污染超过每立方米50微克。 这项研究特别关注了细颗粒物,即PM2.5,它是最小的污染物,但也是最危险的。当吸入时,PM2.5会深入肺组织,进入血液。 它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沙尘暴和野火等来源,并与许多健康问题有关,包括哮喘、心脏病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但需要注意的是,澳洲大多数首府城市的监测站都超过了健康限值,特别是在工业和采矿中心周围的区域。 Darwin机场旁边的Ludmilla是澳洲空气最不健康的城市,空气质量为每立方米12.3微克。 而首都堪培拉是空气质量最健康的城市,空气质量每立方米只有2.8微克。 维州则是处于中等,每立方米约10.5微克。 虽然澳洲整体空气质量良好,但保护环境、净化工业对空气的污染程度也要重视起来。 想必澳洲甜甜的空气酿出的酒也一定很好喝! 02 20多刀的澳洲红酒 当选全球最佳 又一个全球最佳! 一瓶26澳元的葡萄酒由Taylors葡萄酒公司生产,在2月底举行的Mundus Vini世界葡萄酒大奖赛上当选全球最佳。 Mundus Vini国际葡萄酒大奖赛是欧洲最大、最重要的葡萄酒比赛之一,在为期六天的活动中,来自全球的7500多款葡萄酒接受了严格的品鉴和评估。 比赛由一个高度专业的专家小组进行评判,包括来自全球各地的训练有素的酿酒师、领先的侍酒师、专业葡萄酒零售商、葡萄酒记者和科学家。 Taylors葡萄酒还获得了澳大利亚最佳生产商的称号。 第三代酿酒师、Taylors葡萄酒公司董事总经理米切尔·泰勒说,尽管过去几年该行业面临挑战,比如干旱以及中澳市场的阻断,但他很高兴酒庄仍能够获得国际认可。 Taylors葡萄酒并不是唯一一家在全球活动中得到认可的酒庄。澳大利亚酒庄共获得了43枚金牌——全部来自南澳。 泰勒先生说,“南澳生产的葡萄酒约占澳大,有很好的径流,底土有很好的水分,极佳的开花条件。” 这款酒(2022 Jaraman Adelaide Hills & Clare Valley Chardonnay)目前在Dan Murphy’s正在促销,卖$22.99。 小伙伴可以买来品尝一下! 既然澳洲幸福指数这么高,那你知道哪个城市是宝中之宝,最受欢迎吗? 03 墨尔本是2022年 最受欢迎的移民城市 来自全国搬迁预订平台Muval的数据表明,墨尔本是2022年吸引了最多人关注的澳洲城市。 针对所有入境信息的查询中,有28%是针对墨尔本的,对比去年同期的24%有所增加。 布里斯班以21%的入境查询量位居第二,珀斯以18%位居第三,悉尼为17%,阿德莱德为9%。 Muval表示,“搬家季”(指澳大利亚搬家最繁忙的时间段)通常在11月到3月之间。 在出境及净迁移方面,墨尔本的出境查询量为三年来最低,为27%。也就是说,在墨居住的人们都很满意,不太想搬出去! 调查还发现,墨尔本的净移民再次接近正增长,从去年12月的-16%下降到今年2月的-8%。据Muval称,该市上一次出现正净移民是在2020年1月,为+3%。… Continue reading 今天,澳洲有三个好消息

Published
Categorized as 新闻 Tagged

一周内2次遭驱逐!维州这个地方不准给孩子哺乳?妈妈集体去示威抗议

这件事从上周开始就引发了网友们讨论,现在更是升级: 一周内第二次 一名维州法官竟然 把法庭上给娃喂母乳的妈妈 “赶出”法庭 01 法官第二次 “请”哺乳的妈妈出法庭 周二,又一位法庭上喂奶的妈妈,在维州中级法院被法官 Mark Gamble 赶出法庭。 这已经是一周内第二次 法官赶母乳妈妈出法庭了 上周四,也是 Gamble 法官,驱逐了另一位在法庭哺乳的妈妈,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还引发民众激烈争论:到底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的公共场所,才适合给婴儿哺乳?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周二上午 10 点过后不久,当 Gamble 法官再次进入法庭时,他又一次注意到一名妈妈在法庭上哺乳,于是,又一次要求喂奶的妈妈离开法庭。 他声称,“请”这妈妈出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她的孩子在哭。 之后,一群哺乳期妈妈在中级法院举行了“和平抗议”。 上周四,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Gamble 法官要求一名正在哺乳的妈妈离开他的法庭,说她这样做会“分散”陪审团的注意力。 这件事也导致了妇女权益团体严厉批评法官的做法。 (法官 Mark Gamble) 上周那名被赶出法庭、不愿透露姓名的妈妈说,她走出去后哭了起来,感到羞辱,“就像她做错了什么一样”。 “我不希望任何其他妈妈,被迫去经历我所经历的那种压倒性的耻辱。”她告诉澳媒说。 而上周四被驱逐出法庭的妈妈,她并不知道本周二计划在法庭上举行的和平抗议活动。 但当澳媒联系到她时,她说她感到一种“赋权感”: 女性们正在为自己的权利挺身而出 “它发出了一个非常有力的信息:父母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受到尊重。”她说。 “母亲,我们是培育未来的人。” “明天更美好、更友善的世界取决于今天的我们。母亲照顾婴儿的行为应该受到尊重,而不是羞辱。” 她重申,这就是她说出自己经历这种事件的原因,希望借此改变妈妈们对照顾婴儿的态度。 而维州中级法院发言人说:“法院不想发表评论”。 (维州中级法院) 02 涉事妈妈亲述 周二被赶出法庭的妈妈 Peta Brunel ,今年33岁,来自墨尔本西区 Footscray,她也是一名前律师。 她说她带着五个月大的孩子 Tilly 参加法庭听证会,是为了抗议法官 Mark Gamble 上周将一名母乳喂养的妈妈赶出法庭这件事… Continue reading 一周内2次遭驱逐!维州这个地方不准给孩子哺乳?妈妈集体去示威抗议

澳洲网红冰淇淋宣布:不涨价!但大家却一点都不开心

这个冰淇淋你一定吃过! 如今它竟然要缩小尺寸了? 原因竟是因为Shrinkflation。 Shrinkflation 是一个由 shrink(缩小)和 inflation(通货膨胀)两个单词组合而成的术语,用来描述制造商为了抵消成本上升而缩小产品规模的做法。 这种现象不仅在食品行业有所出现,其他行业也普遍采用了这种策略。 例如,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减少一些可选装配件或者减小车辆的尺寸来降低成本。 类似地,电子设备制造商可能会减少一些功能或者减小屏幕尺寸来抵消成本上升。 最近,一个很受欢迎的的冰淇淋品牌 Maxibon 宣布了它会缩小冰淇淋的尺寸,并且在官方的 Instagram 页面发布了这个消息。 Maxibon是一个由意大利冰淇淋公司Algida制造的甜点,它是一款带有夹心的棒形冰淇淋。 它的外层由脆皮饼干制成,内层是混合了巧克力碎片和香草口味的冰淇淋。 Maxibon最初于1992年在意大利上市,随后在欧洲和其他一些国家推出。它很快就成为了Algida最畅销的产品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Maxibon以其大尺寸和丰富的口味而闻名,是一款特别适合与朋友分享的甜点。 品牌承认缩小尺寸的消息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难过,但是他们也解释说,这是因为公司在经历艰难时期,被迫需要做出的改变。 现在并没有透露冰淇淋新的尺寸大小,但这个决定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有人认为 Maxibon 应该只是提高价格而不是减小尺寸,因为这样会使得消费者需要购买更多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但品牌表示,Maxibon 零售价将保持不变。 这款冰淇淋老墨经常买来吃!解暑神器就这么变小了… 希望宝藏零食的生产商都挺住!希望下次让大家看到冰淇淋尺寸变大的消息!

速抢!澳洲苹果购物卡打骨折!售完为止,今年iphone15有着落了!

好消息!澳洲苹果卡打折啦! 隶属于Coles旗下的礼品卡网站(GIFTCARDS)上推出超级优惠啦! 苹果礼品卡85折!有计划囤着买iphone15的宝宝们可以买起来啦~ 官网主页上就能看到苹果推出的礼品卡折扣啦,面额可以选择$20-$500,一单最高$1000。 如果是送朋友的礼物,也可加上最多150字的礼物祝福语~ 活动从3月15日今早7点开始,售完为止! 下单成功后,会以邮件的形式寄出,大概是下单后4小时或一天以内可以收到, 已经有小伙伴成功下单,而且是多次下单所以没有$1000的限制,大概三小时后收到邮件啦。 (图源来自于小红书博主@一三五摸鱼) 有需要的宝宝们可以赶紧冲啦! 网址: https://www.giftcards.com.au/ShoppingCart/ProductDetail/CG_Card_Apple

所有维州人!这项支出再涨30%

今天是3月15日,星期三 墨尔本天气:多云 气温:16-25摄氏度 降雨概率:0 澳元兑人民币汇率:1 : 4.59 1、 中国驻澳大使馆发布签证新规 昨天下午,中国驻澳大使馆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调整外国人赴华签证及入境政策的通知” 全文如下: 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自北京时间2023年3月15日零时(周三)起,外国人赴华签证及入境政策调整如下: 一、恢复2020年3月28日前签发且仍在有效期内的各类签证入境功能。 二、驻外签证机关恢复审发外国人各类赴华签证,具体要求详见办证须知。 三、口岸签证机关恢复审发符合法定事由的各类口岸签证。 四、恢复海南入境免签、上海邮轮免签、港澳地区外国人组团入境广东免签、东盟旅游团入境广西桂林免签政策。 大使馆的宣布也意味着那些在疫情前获批了5年或是更长期的中国签证的澳籍人士, 如果签证依然还在有效期内,从今天开始,就可以持签证入境中国了。 2、 专家称:澳洲已陷入衰退 澳洲纳税人联盟(ATA)首席经济学家John Humphreys博士澳洲大部分地区已经陷入衰退。 “多个支柱产业人均GDP和每小时GDP都在下滑,” 尽管12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澳经济总量增长0.5%,但ATA称那只是矿产出口业的繁荣掩盖了农业、零售等行业的衰退。 在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农业下滑2.6%,制造业下滑1.8%, 批发业下滑0.7%,零售业下滑0.4%。 而唯一一个蓬勃的矿业得以扭转萧条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中国取消对澳洲煤炭进口的禁令。 Humphrey博士称“矿产出口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渐渐拉开一道鸿沟”, “在批发制造等行业,人们一如既往的努力,甚至比以前更加卖命工作,可获得的回报却越来越少,” “澳洲人口在增长,如果按人均来算,GDP其实在原地踏步。” “如果按小时来算,情况就更加不容乐观:每小时GDP在断崖式暴跌。” “2023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要过几个月才能揭晓,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人均GDP减少已成定局,这也意味着澳洲经济已经陷入了衰退。” “我们将呼吁澳政府减税和取消一些贸易限制来刺激投资和消费。” 3、 澳洲电价将迎来大涨 从今年7月开始,澳洲的电价将会迎来又一轮的大规模上涨。 澳洲能源监管机构AER今天公布了一项草案,在下一个财政年度,澳洲电力市场的默认市场报价电价将会上涨20%-22%。 根据估计,民用电价将会因此增长19.5% – 23.7%,商用电价则会上涨14.7% – 25.4%。 这次涨价将会率先影响新州、昆州和南澳三个地区。 维州和塔州由于市场不同,其默认市场报价电价的涨幅甚至还要更高! 预计维州居民和企业将会面临31%的零售电价涨幅,相当于$426。 此前,由于澳洲对国内市场的煤炭和天然气实施临时性限价,澳洲的电价一度出现回落。 4、 澳洲医保税迎来改革 从今年7月1日开始,澳洲一项和医保相关的税收制度将会迎来改革。 根据目前的规定,年收入在9万澳元以上的单身人士,和年收入在18万澳元以上的家庭, 如果不购买私人医疗保险,那么将会每年被政府征收一笔金额至少900澳元的医保超额税费。 而从今年7月开始,这笔税费的征收门槛将会提高至单身人士9.3万澳元,家庭18.6万澳元。 另外,收入在上述门槛之下的澳洲人,如选择购买医疗保险,将会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25%的保费补贴。 5、… Continue reading 所有维州人!这项支出再涨30%

Published
Categorized as 新闻 Tagged

付完房租每两周只有$350生活费!墨女发帖求助: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太焦虑

近日,Reddit上一个热门帖子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 一名id为“MissHellWest”的网友发帖称: 墨尔本人你们最近过得还好吗? 如题,今天发这个帖子就是想问问大家是怎么应对利率飞升和通货膨胀的呢?我已经快付不起账单了,每天都哭着入睡。 我有一份全职工作,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上班是我一天中唯一开心的时刻。 但这份工作的收入真的连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都很艰难,在付完房租后,我只剩350澳元来买生活必需品、宠物用品、药物和给车加油。 自从封控结束后我就发现钱永远不够花,这让我很苦恼。 想问问大家最近过得还好吗?我是不是断网太久其实350澳元已经很多了? 大家有面临和我同样的困境吗? 我几乎找不到生活的乐趣了,每天的日常都是围着工作和家庭打转, 许多网友说看了这个帖子后对Po主的焦虑感同身受: “虽然没有压力大到令人窒息的程度,但最近确实为还贷愁到疯狂脱发,希望你能顺利度过难关!” “我收入很高,虽然我不方便透露具体数字,但我现在的收入水平是让23岁时的自己都不敢想象的,可是在10次加息后,刨掉房贷和租金,我每两周就只剩500澳元供一家四口的日常花销, 我依然不知道要怎么才能顺利撑到今年年底,但有银行家预测称明年年初会降息,祈祷是真的吧!” 评论区的暖心网友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帮Po主摆脱眼前的窘境: 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省钱小妙招: “向你安利一家超好逛的折扣店:位于Bayswater High Street 6号的 Food Factory Sales,那里的调味酱、速食品、卫生用品和宠物食品都巨便宜!我每次去都疯狂买买买,PS:这家店好像不卖猫粮,但可供选择的狗粮种类很多。” “如果你家离Richmond不远的话推荐你周六早上去Gleadall St 市场逛逛,那里的果蔬新鲜又便宜,我上次去花不到50澳元就买到了我们一家三口一周所需的水果和蔬菜,甚至还用剩下的钱买了几只切花。” “350澳元确实不算多,我理解你描述的那种每次购物都要精打细算的疲惫感。 不知道你有没有需要偿还的债务,如果有的话或许去咨询财务顾问会对你的状况有帮助,因为他们可以帮你减少债务额度。” 而针对Po主的焦虑情绪,有网友分享了对他们来说非常有效的人生止痛药: 有网友表示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大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两顿: “每周五下班回家后我都会小小的享受一下,点一份酥酥脆脆的炸鱼薯条、打开一部想看很久的电影,躺在沙发上小酌几杯,这个充电办法是我从爸爸那里学到的, 每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会打开一瓶平价香槟,在细密的气泡爆裂声里享受一份热腾腾的炸鱼薯条。 这是他教给我最重要的人生一课:无论遇到怎样的麻烦都永远不要放弃对生活的那一点仪式感,它足以让我度过人生任何一道难关。” “我以前每周都会点一次印度菜外卖,可外卖越来越贵,几个月前我忍痛舍弃了这项对我来说有点奢侈的享受。一家印度教寺庙给我送来了咖喱素斋,坏消息:我依然买不起食物,好消息:我的咖喱回来了!” “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去散步和健身,在剧烈的运动中发泄情绪。” “没有比冥想更有效的解压方式了!你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get这项神奇的体验,我每次冥想过后都感觉浑身轻松,神清气爽,向你推荐一个冥想训练APP:Sam Harris Waking Up APP,里面所有的教程都是免费的!” “不知道你在工作之余有没有什么爱好?比如跑步/骑行/绘画?如果无法通过工作获得,你永远可以在业余爱好里寻找成就感。” 物价飞升,利率十连跳, 澳人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活危机, 但小微一直相信,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当雨过天晴后你回头再看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希望每一个现在感到压力山大的澳人都能顺利度过难关! 来源:Reddit

Published
Categorized as 新闻 Tagged

细思极恐!澳洲交通摄像头能拍到你内裤?!女司机惶恐,隐私何在!

悉尼女子Cinzia Lee因在开车时使用手机被道路摄像头拍到,然而拍摄到的画面中却显示出了她的内裤。 Lee称, 当她看到这张照片时, 她感到震惊且痛苦。 于是,她向新州服务部投诉,新州政府随后宣布了对道路摄像头进行审查。 不过,Lee对新州服务局的回应并不满意。 “他们基本上忽略了我所说的一切,只是说办公室确实有人看过照片。这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回应”。 她与一名检察官交谈时,检察官“脸色通红”地说:“我很抱歉发生了这件事。” 当她的指控提交到法庭时,地方法官表示图片的敏感内容不在他的控制范围内,但他免除了对Lee的罚款。 Lee担心, 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 可能远超人们的想象: “你无法控制谁看过这些照片,这真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感觉。” 虽然新州工党反对派支持进行审查,但他们表示 政府对相机的依赖 显示出了严重的隐私问题。 工党道路发言人John Graham表示:“我们看到这个政府在执法方面更多地依赖摄像头而不是警察,审查是有必要的。” “随着摄像头的普及和违规次数的增加,隐私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新州道路部长Natalie Ward也对Lee表示了同情。 她在一份声明中说:“我理解这种痛苦,我们已经要求新州交通部审查处理敏感图片的协议。” “我们将始终考虑安全数据和道路评估,并将继续在安全问题上与社区合作。” 来源:The Daily Telegragh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Published
Categorized as 新闻 Tagged

最新发现!你用的水杯细菌数量可能是马桶座的4万倍,赶紧清洁!

澳洲天主教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和囤积症专家Keong Yap副教授曾指出:“水杯是不会背叛我们的物品。” 他将这种现象类比为儿童用来缓解焦虑的毛绒玩具,并称“这些物品非常可靠,不会伤害我们。” 然而总部位于美国的waterfilterguru.com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 如果您不定期清洁水杯, 它们可能会“背叛”您。 研究人员分别对喷嘴盖、吸管盖和挤压盖三种不同类型的水杯进行了测试,发现它们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和芽孢杆菌。 研究显示, 挤压盖瓶是测试的水杯中 相对最干净的, 其细菌数量仅是螺旋盖或吸管盖瓶的十分之一。 革兰氏阴性菌可引起对抗生素耐药性越来越强的感染,而某些类型的芽孢杆菌可导致胃肠道问题。 这些可重复使用的水杯 所含的细菌可能是 普通马桶座圈的40,000倍, 它们几乎是“便携式培养皿”。 同时,水杯上的细菌是厨房水槽的两倍,是电脑鼠标的4倍,更是宠物饮水碗的14倍。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分子微生物学家Andrew Edwards博士指出: “人的口腔是各种细菌的梦幻家园,水杯上覆盖着微生物不足为奇。” 虽然瓶子可能携带大量细菌,但雷丁大学微生物学家Simon Clarke博士认为,这不一定是危险的。 “我从没听说过有人因为喝水杯里的水生病的。同样,水龙头也不是问题所在,您听说过有人因从水龙头倒一杯水而生病吗?”他说。 专家建议,清洁水杯应该成为日常的一部分,请每天至少用热肥皂水清洗水杯一次,每周至少消毒一次。 来源:news.com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Published
Categorized as 新闻 Tagged

澳图书馆童书惊现大量色情插画!内容涉及乱伦!曾被美国学校列为“禁书”

一本风靡全澳的儿童图书被爆含大量色情内容。 据悉,《性别酷儿:回忆录》由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非二元性作家Maia Kobabe于2019年所著, 书中讲述了他向家人和朋友出柜的心路历程, Kobabe称此书“是献给跨性别者和非异性恋群体的礼物,希望能让因身份认知问题而挣扎的青少年不再迷茫,” “我希望能帮他们弄清楚你是谁,我在12、13时就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可一直到25岁,我才找到了答案。” “如果有这样一本书,或许我能少纠结痛苦10年。” 该书一经出版后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被誉为儿童性别认知经典指南,登上多国青少年图书畅销榜, 美国公立学校更是直接将这本书引入图书馆,供学生们观看, 澳洲Logan Central Library等多家图书馆也都提供这本书的借阅服务, 但很快,这本红极一时的畅销书就在美国家长中引发群情激奋: 一名来自圣路易斯的家长激动地表示“这本书中全是毒品、乱伦,而且竟然有对同性性行为详细的描写,学校怎么会让这样一本书出现在图书馆里?” “它对孩子没有丝毫教育意义。” 《性别酷儿:回忆录》随后也被美国多家图书馆拉入禁书黑名单, Kobabe对此事回应称: “我的书非常容易受到攻击,因为它们大部分都是漫画书,人们随意翻看几页可能就会发现让他们感到不适的图片,然后就断章取义,在社交媒体上肆意谩骂。” 而近日,该书在澳洲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澳洲保守党活动家Bernard Gaynor称自己在这本为儿童所作的图书中看到了大量口交、情趣玩具和手淫的插图, “作者受到柏拉图《会饮篇》的启发,在书中描述了一名成年男性和一名男童发生性关系的画面。” 他认为这是对强奸犯性侵儿童赤裸裸的美化: “书中还充斥着大量少儿不宜的色情内容。” “作者公然违反与性侵儿童和禁止向儿童展示色情露骨内容有关的法规。” “无论人们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仅凭这两点,它就应该从图书馆永久下架。” 3月4日,他向昆州警方举报,这本书随后从昆州各大图书馆下架, 昆州警方向澳媒证实,他们已将《性别酷儿:回忆录》移交给澳洲图书分类委员会进行审查, Logan议会称由于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他们拒绝对这本书和Gaynor的批评发表任何看法。 来源:9News

Published
Categorized as 新闻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