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过后,澳洲的天空或将永远改变:“情况可能会突然变得很糟”
不知道有哪位在澳洲生活多年的读者,会突然意识到,曾经记忆中的“遮月飞蛾”,如今几乎看不到了!
当冬天过后,每年春天来到的时候,大概9月开始,波刚飞蛾(Bogong moth)会从澳洲内陆出发,横跨维州、新州、昆州和南澳,进行长达上千公里的季节性迁徙,密密麻麻地遮住夜空,甚至连月亮都能挡住!
可自2017、2018年起,它们的数量暴跌了99.5%,成了澳洲“最惨”的昆虫之一。
这场骤降让人意识到,童年记忆里的昆虫们,正在消失。
曾经的广告还宣传Mortein杀虫喷雾能对付这类飞蛾,但在2021年它被正式列为濒危物种,相关宣传也被悄悄撤下。
维州动物园的生物学家Dr Marissa Parrott表示:“在我们这一代,澳洲真的变了。”
波刚飞蛾不仅自身陷入危机,还影响到依赖它为食的极危物种——山地侏儒负鼠(mountain pygmy possum)。
这种负鼠冬眠醒来后的第一口“饭”,就是靠波刚飞蛾提供的“高脂能量餐”。
这种飞蛾被称为“超级迁徙者”,每年春天从昆虫幼虫(cutworm)状态羽化后,飞行超过1000公里前往澳洲高山地区避暑。
秋季再返回出生地繁殖、产卵,然后结束短暂一生。一只雌蛾最多能产下2000颗卵,如果条件允许,恢复力惊人。
而且最新研究还发现,波刚飞蛾居然能靠银河和星座导航,这能力堪比候鸟,打破了人们“飞蛾扑火”的刻板印象。
不过好消息是,自2018年起,它们的数量有小幅回升。
Zoos Victoria在2019年推出的“飞蛾追踪器”显示,仅去年9月至12月就收到了1956次飞蛾目击报告,其中1089次被专家确认。甚至在2024年还重新出现了“百蛾成群”的景象,这是多年来首次!
但Parrott也提醒:“只要再来一次严重干旱,它们可能又会全军覆没。”气候变化、农药污染、栖息地破坏、城市光污染——都是压垮这类昆虫的多重危机。
这些小时候随处可见的昆虫,如今可能一整年也见不到几次。
(密集恐惧症警告!新州雪山洞穴墙壁上密密麻麻的飞蛾)
和春天的波刚飞蛾一样,在澳洲人童年记忆中代表着季节信号的还有圣诞甲虫(Christmas beetles)。
这类甲虫通常在每年夏初,也就是12月前后大量出现,象征着圣诞节将近,因此得名“Christmas beetle”。它们外形圆润可爱,带有金属光泽,颜色多样,从金色到铜绿都有,小时候很多人会在花园、灯下甚至阳台上见过它们成群结队飞来飞去。
但正如Dr Marissa Parrott所说,如今圣诞甲虫也“几乎看不到了”。过去是夏天的代表,现在却成了“消失的回忆”。这类昆虫也正受到气候变化、城市化、农药使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数量大幅减少。
你上一次看到成群结队的飞蛾是什么时候?还有哪些小时候熟悉的昆虫,现在已经“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
来源:yahoo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